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10月底,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南京大学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东老师获得思想政治课专项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福州新闻网提供)
这不是陈东第一次获得思政课比赛重要奖项了。2019年6月,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闽江学院陈东老师获本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特等奖。同年10月,他在第五届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摘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特等奖。
“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我把比赛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反哺于课堂教学,让思政课一跃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课,让更多的学生有获得感。”陈东表示。
一方面:针对思政课内容“枯燥”、教学手段“传统”、学生互动程度低等问题,陈东认为不能将思政课上成和尚念经式的“瞌睡课”,要让学生先爱听课,才能掌握知识、学会运用。他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最感兴趣、最密切的方面入手,通过生动、形象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起到“引爆”课堂的效果。

(福州新闻网提供)
另一方面:上课不仅要“授业”,更要在课堂外做足“功课”,把课讲到学生的心坎上,着重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课后,陈东喜欢和学生一起读书,学生提出不少奇思妙想的问题,他也会一一解答。陈东不仅关心学生们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经常会去学生宿舍坐坐。在学校他是学生的半个“监护人”。
(福州新闻网提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福建省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深入推进教育纪检监察机构聚焦立德树人开展政治监督,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助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驻省教育厅纪检监察组突出政治监督,切实把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情况纳入纪律监督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重点内容。
Q1:采取“1+X”监督检查、约谈提醒、调研督导等,推动驻在部门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作,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重点内容。
Q2:紧盯教育厅相关职能部门,督促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行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重要情况及时通报机制,推动落实好省委部署、厅党组要求,组织实施好思政课教师队伍配齐建强攻坚和思政课课堂内容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等“一攻坚四创优”行动,持续推进学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引领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Q3:积极指导省属高校纪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推动学校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层层压实主体责任。
我省高校思政课开展得如何?
福建省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遴选建设120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和60项“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打造“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百个好教案、百个好故事、百个示范课堂;遴选13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64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18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体系。





“如何推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提升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省教育厅思政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一攻坚四创优”行动,开展思政课建设巡礼、巡察和示范课巡讲等活动,推动各地各高校主动对标先进,查找差距、检视问题、落实整改,持续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历史,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昂扬朝气,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关键就在于十分注重青年一代的培养。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强监督职能,协同相关部门高质量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