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顶线上棋牌平台纪委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教育   >   正文

跟总书记读历史 |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作者:    信息来源:福建纪检监察    发布时间: 2020-07-27

 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说的是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只要依靠厚实的见识来引导,就可以让才能很好发挥作用。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学习与才能的关系就像弓与箭一样,箭射的远近取决于弓的力量,而才能的高低,则取决于学习的勤奋程度。

 “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这句话意在鼓励人们勤奋学习,也充分地反映了古人对学习的重视。

 青年人富有朝气,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正是学习的大好时节。孔子青年时代读书就非常刻苦,他曾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所以他是非常珍视时间的,一生都手不释卷。而他对弟子们也要求十分严格,最为好学的颜回就受到了他的表扬。而学习不够勤奋的,就受到了他的批评。

 有一天,孔子发现他的学生宰予竟然在日上三竿之际在卧室中酣睡。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没有昼寝的习惯的。宰予的行为,无疑是懒惰的表现。由此引起了孔夫子的强烈反感,骂道:“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在孔子看来,宰予的懒惰行为已经不是小毛病,而是严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了。

 孔子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说,人们对于真理与知识应该用一生去执著追求,无论何时都不应该止歇。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平公曾经感慨:“寡人很想学习,可惜年近七十,人生黄昏已至啊!大臣师旷接口道:“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晋平公没能理解师旷的弦外之音,便斥责他说:“哪有臣子和君主开玩笑的?

 师旷却回答说:“微臣是一个卑贱的盲人,怎么敢戏弄君主呢?只是我曾经听说,少年时如果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时如果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时如果喜欢学习,就像点蜡烛一样明亮。主君觉得点燃蜡烛照明与摸黑走路相比,哪个更好呢?”晋平公恍然大悟,师旷所说的点燃蜡烛便是谏喻其在晚年仍要坚持学习,而摸黑赶路是指因年老就放弃了学习的意愿。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努力及时地学习,很快就会变得落伍。所以,无论任何人,无论从事于什么职业,无论是什么年龄,都应该去努力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想法,可谓正当其时也!

 

    版权所有:云顶线上棋牌平台纪委办公室